“中國學術的全球分享與傳播”出版論壇暨“中國視角”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在倫敦舉行
2024-03-14
當地時間3月1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的“中國學術的全球分享與傳播”出版論壇暨“中國視角”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在2024年倫敦書展期間隆重舉行。
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中國駐英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畢海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永強,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全球圖書業務總裁貝謹立,圣智出版集團蓋爾全球學術產品副總裁塞斯·凱利,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顧青,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助理、BIBF辦公室主任雷建華,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高自龍,以及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趙玉蘭等中外著名學者,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代表等。
論壇就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及其國際傳播的戰略意義、中國學術對全球知識體系的影響和貢獻、歐美學術出版機構尋找的中國內容、中國學術國際傳播的有效途徑等主題和內容展開深度的溝通和交流。
畢海波公參代表中國駐英使館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通過中外學術交流合作,中國學術得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同時在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過程中,中國學術也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
貝謹立總裁指出,中國學術成果的發表數量和中國大學的全球排名正逐年提升,中國更加重視“學術的持久價值”而不是簡單地追求統計指標。作為出版者,他表示樂見學者們跨機構、跨國界的學術合作,愿意為留學生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希望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與人大出版社的合作更加緊密,傳播更多的中國學術成果。
塞斯·凱利副總裁指出,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研究人員和學生對中國的興趣日益濃厚,蓋爾于2008年啟動了亞洲出版計劃。蓋爾與人大出版社的合作始于2009年,出版了5卷本清代史畫冊叢書。之后,雙方合作蓬勃發展,出版了共5個系列40種圖書,包括“利豐管理學系列”“中國學者談中國經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系列叢書”。2023年雙方簽署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第一輯共12種圖書的合作出版合同。
馬丁·阿爾布勞院士表示很榮幸出席本次論壇并作主題發言。他認為全球共享的一個結果當然是中國學者也可以將他們自己對中國的理解傳遞給世界其他地方。習近平總書記所闡述的中國協商民主理念,澄清了民主的真正目的。
趙玉蘭教授則從馬克思主義視角對中國學術的“走出去”和“引進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她認為,雖然中國學術的國際傳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她堅信,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學術成果必定會為國際學界的大花園增添獨特的色彩與芬芳。
李永強董事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讓世界了解中國社會科學知識,為其他國家現代化發展提供參考借鑒,積極回應人類普遍關切的重大現實問題,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的學理智慧,是中國出版界海外出版的重要使命。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專注于優秀學術理論成果出版,是中國人文社科出版重鎮,也是中外學術交流的中堅力量。在中外學術交流中,人大出版社秉承“聚焦中國,聚焦當代,聚焦學術”的出版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計實現3000余種圖書的國際出版,涉及40多個語種,覆蓋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論壇期間,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勞特里奇出版公司“中國視角”叢書的新書發布。本次活動重點發布王貴元著《漢學與出土文獻論集》和張曉萌著《超越與回歸: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研究》。畢海波公參、李永強董事長、貝謹立總裁共同為兩本書揭幕。“中國視角”叢書作為開放性的人文社科系列叢書,匯聚了當代中國人文社科發展前沿成果,有助于海外讀者進一步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為“中國方案”走向世界提供了學術支撐。目前該叢書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勞特里奇已經合作出版 40余種,未來每年都將有新的品種陸續出版。
推薦新聞
熱門排行